You are here初生嬰兒

免費索取 育嬰手冊

初生嬰兒


英購物券鼓勵餵母乳

By admin - Posted on 13 十一月 2013

摘自星島日報

為鼓勵母乳餵哺,英國政府昨日宣布將於德比郡和南約克郡向餵哺母乳的母親,發放價值高達二百英鎊(逾二千四百六十港元)的購物券。這項試驗計畫由政府及醫學研究機構合作舉辦,參與的母親一經證實有向自己的初生嬰孩哺乳至少六周,便可獲發購物券,憑券到指定超級市場或商店消費。

政府官員指,目前英國全國哺乳率五成半,而被新選出推廣哺乳地區的哺乳率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,且都是平均收入較低地區。

參與計畫的德比郡和南約克郡母親,若於嬰兒出世後六周餵哺母乳,可獲價值一百二十英鎊的購物券;若證實於頭六個月都有餵哺母乳,購物券總額將增至二百鎊。

政府預計,將有一百三十名由現在起直至明年三月生產的婦女參與試驗計畫。如果計畫成功,明年會擴大在全國推行。根據世界生組織的建議,新生嬰兒由一出世直至六個月大適宜僅以母乳餵哺,能使嬰兒更健康。但英國目前只有低至約百分之一的嬰兒,達到上述母乳餵哺的標準。

有國會議員質疑,有些母親可能拿了政府的補助卻沒有哺乳。但根據計畫,助產士及衛生人員將安排登門造訪,查核寶寶有否獲母乳餵哺。推動這項哺乳計畫的謝菲爾德大學瑞爾頓醫生(Dr Clare Relton)表示,希望藉這項計畫促進哺乳文化,同時改變部分貧窮地區誤將餵哺母乳視為羞恥的觀念。不過,英國皇家助產士學院也有專家認為,推廣哺乳不宜以提供金錢回饋的方式,必須是媽媽本身為了寶寶的健康而作出的決定。

[此乃參考之作用]

忌長期低頭及寒背 哺乳姿勢錯 可致腰椎移位

By admin - Posted on 12 十一月 2013

自由分類

摘自蘋果日報

女士產後經常腰痠背痛,或是餵奶姿勢不當所致。有脊醫表示,女性懷孕時腰部韌帶鬆弛,腰椎負荷增加,若產後餵哺母乳時姿勢錯誤,如持續低頭看BB吃奶、餵奶時身體前傾致寒背等,容易引發肌肉勞損,甚至腰椎移位,引致腰頸痛。有媽媽生產後「餵B」姿勢差,腰痛持續兩個月,再惡化至腳痹及無力,檢查才發現已椎間盤突出。

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,近期每周均接獲一至兩宗,媽媽因餵人奶導致腰頸痛個案求診,大多是因為餵奶姿勢不正確所致。女性懷孕期間,因內分泌改變,令韌帶比較鬆弛,彈性亦會下降,為分娩作準備。由於腰部關節韌帶鬆弛,腰部穩定性減弱,加上胎兒長大,腰椎負荷亦增加;若媽媽產後休息不足,經常站立或久坐,讓妊娠時期鬆弛的韌帶未能恢復,加上餵奶時姿勢不正確,肌肉及韌帶勞損下很易出現腰頸痛。

媽媽餵哺母乳最常用姿勢為平放式或側卧式,但兩種姿勢也容易出錯導致痛症。何應輝指,媽媽以平放式餵奶時,身體容易前傾或寒背以遷就嬰兒的位置,長時間會出現肩頸痛,加上單手承托嬰兒重量,若是坐在沒有扶手的椅子上,更可能會引發肩周炎。至於側卧式,媽媽與嬰兒同樣側卧於床上,若沒有用高度適中的枕頭承托頭部,媽媽隨時拉傷頸部肌肉。

不少媽媽在出現肩頸痛時,會先熱敷、按摩或貼膏藥等,直到痛症未有紓緩,影響日常生活,如未能入睡才求診。何應輝稱大多病人反映在餵母乳後腰痛,不能久坐,「之前可以坐10幾、20分鐘餵奶,依家坐幾分鐘就痛,餵唔到落去」。他指這類病人大多肌肉勞損、腰椎移位,經數次的物理治療可減輕痛症。

椎間盤突出須密集治療
不過若媽媽強忍未有求診,腰背痛可繼續惡化。他表示,曾有一名30多歲的產婦,產後「一腳踢」自行照顧寶寶,不久即出現腰痛情況,但未有理會「死頂」兩個月,最後出現腳痹、無力等情況,「坐又唔得,企又唔得」。經過磁力共振檢查,證實她為椎間盤突出,壓住神經線,要接受密集的治療,病情才有好轉。

何應輝指,肥胖及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,是產後腰痛的高危人士。他強調,媽媽產後應保持餵奶姿勢正確,亦應爭取時間休息,切勿過份操勞。

記者:嚴敏華

[此乃參考之作用]

解決增重問題要數oz? 泵奶弊多於利

By admin - Posted on 06 十一月 2013

自由分類

文/Dr. Jack Newman
原文刊登於Dr. Jack Newman 的Facebook 專頁

一位媽媽發電郵給我:「我的寶寶增重不理想,因此醫生建議我將奶泵出來,用奶樽餵哺,以得知寶寶吃下的奶量有多少。」儘管這句句子謬誤甚多,但如果寶寶增重不理想,媽媽便會經常聽到這樣的建議。

這種「建議」將媽媽的泵奶量和寶寶能從媽媽乳房吃到的奶量畫上等號。基於臨床經驗和至少一個研究,這是明顯地錯的。含吮得好、哺乳順暢的寶寶,一定比奶泵能取出更多乳汁。含吮得不好的寶寶,通常吃奶吃得差,因此能吃到的可能比能泵出來的少。如果媽媽只泵也能取出足夠乳汁,以滿足寶寶需要,令寶寶增重理想,那寶寶埋身吸吮也肯定夠吃。在處理哺乳問題時,媽媽和寶寶需要適當的幫助,而非「泵出來看看有多少」這樣「做實驗」式的建議。如果媽媽照做,泵出來的乳汁不夠寶寶所需,媽媽就會覺得十分氣餒,甚或會放棄餵哺母乳。

很多全埋身、寶寶增重理想的媽媽,都不能擠或泵出足夠的乳汁。擠或泵出來的奶量,只告訴我們媽媽泵或擠奶的技巧有多好,與哺乳無關。而且,所謂寶寶「需要的奶量」源於吃奶粉、奶樽的嬰兒。現時沒有科學證據證明,奶粉寶寶的吃奶量與全母乳寶寶的需求是一樣的。從奶樽吃奶(就算裏面是母乳)與在乳房吃奶,是完全不一樣的進食方法。奶樽的出奶量不像乳房般會時快時慢,因此寶寶吃奶的分量會不一樣,而且容易吃得太多。有多項研究顯示,媽媽的產奶量從1到5、6個月時不會明顯增加,但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寶寶成長而改變、配合。相比母乳,奶粉的成分一成不變,因此越重的寶寶就需要吃越多奶粉。

以上這位媽媽收到的建議,要求媽媽以奶樽餵哺寶寶,但這樣做的後果是寶寶數天後會開始拒絕在乳房吸吮。這會對母嬰造成重大的損失,因為母乳餵哺並非僅是為寶寶提供食物。媽媽抱著寶寶餵哺,是肉體和心靈上的接觸,會在兩者間形成親密關係,確保大家(差不多)永遠都相親相愛。

註:本文為他Facebook post的非官方中譯本

需要定時定量餵哺幼兒嗎?

By admin - Posted on 24 二月 2010

文/梁淑芳醫生 轉載自《兒童的生長與營養》

原文刊登於1999 年4 月季刊

有人批評母乳餵養不夠「科學」,論據之一是:人工餵養可以從奶瓶上清楚讀出嬰兒吃奶的份量,使母親知道孩子吃夠了沒有。其實,奶瓶的數字並不足以顯示嬰兒的真正需要。餓、飽、冷、熱,娃娃自己最清楚。每一位嬰兒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胃口,定時定量的餵養方法只適用於醫院、育嬰所的人為行政安排而已,最重要的是按嬰兒本身的需要而餵哺(Feeding on Demand)。

在最初的幾個星期,睡眠和吃奶幾乎是嬰兒一天內的全部活動。在這段時間內,他會用哭聲來告訴你:「肚子餓了,是哺乳時候了。」初生的嬰兒也許每隔兩至三小時就需要餵奶一次,餵奶的時間無需固定。每天餵餵奶的次數由八次至十次不等,每次時間由十五至三十分鐘都可以。

母乳精華

By admin - Posted on 17 二月 2009

母乳餵養的娃娃為甚麼較少生病?

原文刊登於1997 年7 月季刊 內容轉載自「兒童的生長與營養」 作者:梁淑芳教授 何巧嬋校長

世界各地不少地區曾對嬰兒的不同餵養方法、患病率和死亡率進行研究,發現特別在發展中國家,人工餵養嬰兒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遠高於母乳餵養的寶寶。究竟母乳有甚麼神奇的力量足以幫助初生的娃娃抵抗病魔的侵襲呢?

原來產婦的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。這些抗體是嬰兒體內所缺少的,它們把守著嬰兒健康的第一關,可以保護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不受微生物侵襲。此外,母乳還含有大量的吞噬細胞,可以提高嬰兒抵抗感染的能力。

部份嬰兒對牛奶有過敏反應,甚至出現腹瀉、皮膚和氣管敏感等現象。母乳是嬰兒最天然的食品、吃母乳的嬰兒極少發生過敏情況。香港近十數年,嬰兒的死亡率甚低,但患病率卻相當高,其中不少疾病是可以透過餵哺母乳來預防的。

加入我們

愛心捐助

捐助我們

義賣餵奶巾

哺乳圍巾,所有收益撥作宣傳母乳

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

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

為甚麼母乳最好?

為甚麼母乳最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