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here家人支持

免費索取 育嬰手冊

家人支持


母乳爸爸有著數

By Vicky Tsang - Posted on 19 七月 2014

自由分類

今日哺乳寶寶 明日母乳爸爸

By Vicky Tsang - Posted on 19 七月 2014

自由分類

如何支持哺乳媽媽

By Vicky Tsang - Posted on 03 六月 2014

醫生教路 成功哺乳貼士

By admin - Posted on 27 十一月 2013

撰文/黃敏儀醫生
(原文刊於2013年9月第五十五期《母乳育嬰專訊季刊》內)

(1) 及早準備

  確認懷孕後,不妨早一點看有關母乳餵哺的書籍、網頁。當然,最好便是參加餵哺母乳的講座和實習工作坊。早點作好準備,不要等到臨盆前或後才臨急抱佛腳,因為到時只會累透了,想學得用心實在有難度。若參加講座或工作坊,最理想是約同家人一起參與,因為讓家人得知母乳的好處,日後將會得到更多的支持。

(2) 私家 VS 公立醫院

  不少香港的私家醫院,限時限地方讓媽媽餵哺初生寶寶,令有意餵哺的媽媽舉步為艱,不久便被迫放棄或只能用奶泵擠出母乳餵哺寶寶﹝只用奶泵擠奶而沒有「埋身餵」的媽媽容易有乳腺阻塞或發炎的機會﹞。至於公立醫院,大多支持母乳餵哺。因此,若您碰巧在某幾間不太支持母乳餵哺的私家醫院生產的話,最好盡早讓醫護人員知道妳是個堅持餵哺母乳媽媽,要求他們作出相對配合。

(3) 不要太快或太過依賴奶粉

  「唔夠奶?」不要緊,只要頻密餵哺便可。初生寶寶若保持一天有六條濕片,體重正常,食好睡好,沒有脫水跡象,一般都沒有大礙的。媽媽是個製奶工廠,寶寶入了訂單﹝吮得多了、密了﹞,只要媽媽繼續餵哺,幾天之後身體自然能夠自我調節,很快便能滿足需求。相反若太快或太過依賴奶粉,媽媽奶量只會愈來愈不足夠,因為妳的腦在想,寶寶都沒有再吸食,即沒有這個需求了,為何這麼辛苦發出更多的催乳素和製奶呢?而催乳素在晚間產生,若晚上靠奶粉餵食,奶量很容易會愈來愈少。

(4) 不要以為有病便無藥可吃或有病便要停止餵哺

  不少醫生遇上生病的哺乳媽媽,一是不敢開藥,或是著她停餵。其實,對於一般的疾病而言,哺乳媽媽大都有藥可吃,更不需要停餵,而生病時產生的抗體亦會隨母乳傳給寶寶產生保護作用。若怕把傷風感冒傳染了給寶寶,可以帶著口罩餵哺寶寶。

(5) 不要太過介懷別人的指指點點

  曾經有不少哺乳媽媽在看病時跟我哭訴,說家人、朋友、上司和同事都不支持母乳餵哺,產生了不少無形壓力。是的,作為醫生,我自己也遇過不少呢!曾經有位老人家指著我說:「BB一歲後一定要戒奶了,不然你會把毒素傳了給 BB。」其實,他們的說法往往出於無知,多點和他們溝通,多點讓他們得知母乳的好處和重要性,反對者可能頓時變了支持者。口生在別人身上,而哺乳最終是妳和寶寶的事,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所做的是為了寶寶,便足夠了。

(6) 預防媽媽手

  有不少哺乳媽媽來我的診所尋求醫治媽媽手的方法,其實預防勝於治療,只要注意抱寶寶及擠奶時的姿勢,自然可以避免。就我自己而言,上班時全靠hand-free 的泵奶方法和 「埋身餵」時使用環抱枕提防媽媽手。

作者心聲

不少朋友或病人曾問我,打算以母乳餵BB到何時,我的答案往往是:順其自然,到 Summer BB 不再想吃媽媽奶的時候為止。現在廿五個月大的 Summer BB,貫徹小時候的習性,是個愛吃的寶寶,跟成人胃口沒太大分別,最愛吃餃子。她視媽媽奶為咖啡,一日四至五次,喝過才舒服。我想我倆難捨難離的時間仍有一段日子。每天,我都非常珍惜餵哺母乳的時刻,畢竟,BB 終有離乳的一天,而這段黃金歲月將會成為Summer BB 和我的美好記憶。

讓餵母乳變得更容易

By admin - Posted on 31 一月 2011

餵母乳有許多好處,卻因認知缺乏、支持不足,以及餵母乳的尷尬等,致使母乳哺育困難重重;美國公共衛生局呼籲大家共同支持哺餵母乳,家庭、社會、衛生保健系統以及雇主們,一起為想要哺餵母乳的媽媽們打造一個更適合餵母乳的環境。

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Regina Benjamin表示,母親要保護小孩和自己,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就是餵母乳;母乳哺育的好處包括,前6個月喝母乳可降低日後肥胖風險,嬰兒比較不容易氣喘,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也比較低;對於母親來說,則可降低卵巢癌和乳癌風險。

最立即可見的是能夠省下一筆奶粉開銷;Benjamin表示,如果母親哺育母乳,在第一年可省下1,200至1,500美元的奶粉錢。

然而,即使餵母乳有這些好處,但美國的母乳哺育率離最佳狀態還有段距離;雖然有75%開始餵母乳,但只有13%會餵到嬰兒6個月大;這次的號召行動就是希望可以改變這個情況。

母乳哺育面臨多重障礙,但並非無法去除,像是認知缺乏、支持不足,以及餵母乳的尷尬等,透過一些積極的措施是可以克服的。

舉例來說,絕大多數的美國嬰兒是在醫院出生,加強醫院及其他衛生保健系統對於哺育母乳的教育與諮詢,有助於提升母乳哺育率;擴大並改善社區計畫,以支持團體的方式,提供哺育母乳之媽媽們的交流管道;請醫師推廣哺育母乳,確保每個媽媽都能獲得餵母乳的最佳建議。

另外,工作場所也是影響媽媽是否哺育母乳的其中一項考量,雇主若是能有給薪的產假,並且提供清潔的地方(廁所除外)給母親哺乳,也能提高媽媽哺育母乳的意願。

加入我們

愛心捐助

捐助我們

義賣餵奶巾

哺乳圍巾,所有收益撥作宣傳母乳

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

下載母乳育嬰專訊季刊

為甚麼母乳最好?

為甚麼母乳最好?